上世纪 90 年代 “和平红利” 时期,MD 国防承包商大举兼并重组,但遭到关闭的军用飞机生产线仅 F-14 “雄猫” 和 B-2 “幽灵” 两条。XJP 任期内局面将更加严重:
波音公司已向美国空军交付第 223 架也即最后 1 架 C-17,将于 2015 年关闭生产线。
F-15SE 在南棒 F-X 3 竞标中因政治因素折戟,意味着 “鹰” 的生产线将于 2018 年完成沙特 F-15SA 合同后彻底沉默。
未能取得桑巴国 FX-2 采购合同,MD 海军又在国防部压力之下 (原因大概不必多说) 放弃了在 2015 财政年度追加购买 36 架的构想,“超级大黄蜂” 前景不妙。现有订货将于 2016 年交付完毕,由于高性能战术飞机制造周期漫长,波音必须在今年 3 月份之内决定是否依靠公司自有资金维持 “超级虫” 生产线继续开放。
F-22 “猛禽” 已然停产。
F-16 的订单只能撑到 2017 年中。
V-22 “鱼鹰” 倾转旋翼机项目预计将于 2020 年左右终结。
P-8 “海神” 远程巡逻机亦将于 2020 年前后收官。
Aviation Week 将 MD 军事航空工业面临的局面称为 Fly Toward A Waterfall。“闪电” II 对 MD 国防工业的价值因此不言而喻,性价比之类 "细枝末节" 都已无关紧要。
同为骡马门下的 C-130J 目前也还混得不错。
评论